Second Hand
我的右手 是我的第一支手
他吸了太多的二手煙 背負的太多好沉重
是好多東西的secondhand
我的左手 是我的第二支手
很高興他可以生存的像一株植物
最近得知了自己一直很喜歡的台灣設計師-michun,
在中山站的附近開了一個小小的展覽。
我其實對於設計並不是非常熟悉,
畢竟自己讀的醫護類真是八竿子跟設計打不上關係,
但是對於繪圖、服設的魅力卻是完全無法抵抗,
每每看到他們手中畫出的線條和顏色層疊,
就不禁讓人有種被吸引近他們世界的感覺.......
我想更多的是我並沒有能力和想像力,
堆疊出這樣懾人的畫面,
所以感到羨慕吧。
地點在FAVVI@TUBE,
從中山站四號出口走幾分鐘就能到了,
本體是間賣衣服的店面,
一走到門口,就能看見右手邊小小塊的區域,
掛滿了畫作和書頁。
底下的小木板是作者的自畫像吧,
這讓我想起了第一次知道她,
也是因為她在台灣的自創衣服品牌C+H擔任模特兒,
那時的系列照真是完全吸引了我,
而在後來看到她的畫作後,更讓我相信了一件事,
人的氣質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,
思考成就了一個人,
所以她的外表散發著獨特、吸引人的氛圍,
而她的畫作亦如是。
這次展出的作品有做成系列明信片,
一份兩百五,當場就可以向店員購買。
其實我肖想這套明信片很久了(欸),
還忝不知恥的發訊息問作者該怎麼買,
現在可以直接在現場買到讓我超開心的呀,
所以之後會有明信片的開箱文(夠囉)。
接下來就簡單的放上幾張拍的作品,
想要觀看全部的人還是到現場觀看吧,
畢竟我一直覺得整體的佈景、擺設和畫品的配置,
都是呈現出整個展覽想要表達的重要關鍵,
所以看著那些書頁掛在空中,燈光打下來映著顏料的樣子讓我整個人沉醉了呀!
瘋狂的按快門,希望店員沒被我嚇到(?)。
再次澄清了,我實在沒有多好的美術底子,
畢竟我小學可是只會畫火柴人的呀,
所以可能評論不出什麼東西,只是想好好記錄下我喜歡的原因罷了。
我是個書控(欸)。
我對於泛黃的書頁打上油墨字跡有著瘋狂的迷戀情感,
甚至曾經因為聞到從圖書館借回來的書,散發出陳舊的味道,
就這樣開心了一個下午,
還癡迷的一直撫摸著書頁盯著泛黃的邊角,
現在想想我還真是個怪胎(抹臉)。
文字是人類表達情感、想法的工具,
它透過各種的排列組合、敘述的方法,
表達出作者內心的小世界,
無論是情緒的高低起伏、憤怒、開心,
在你閱讀的那霎那起,你便踏入了作者創造的世界,
現世就這樣與你區隔,
在閱讀的當下,你是活在書頁裡的。
而作畫,又是另一種表達自我小世界的方法。
與文字不同的是,畫多了顏色。
線條的圓潤、尖銳、走向,
再加上顏色的堆疊、搭配,
五彩繽翻的世界就這樣出現在眼前。
這是為什麼畫作吸引人不同於文字的緣故,
文字像是漩渦般將你捲入世界,
而畫是更直接的,就讓所有的顏色在你眼前綻放。
它的情感、意念強烈而直接,
然後在你細細享受一筆一畫的勾勒時,
你也墜入了畫者想表達的小世界中。
小女孩牽著貓的那張是我明信片裡最喜歡的一張,
其實也沒有什麼原因,單單是因為當初連續看了下來,
這張對我最有共鳴,
低著頭的女孩和向後看的貓,背道而行卻又緊緊聯繫著,
也許是因為我就是個悲觀的人,容易被這樣模糊地帶的情緒抓住。
連續看下幾張,
也讓我想起了以前在課本上作畫的時代,
我想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回憶吧,
儘管畫得不太好,卻還是快樂的把屬於自己的線條勾勒出來,
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,
自己已經不再這樣做了。
畫畫是每個人從孩提時就喜愛的事情,
但隨著年歲漸長,
似乎也失去了許多東西,
真是有點傷感哪。
來到了最後一張,簡單說說Michun的作品讓我著迷的原因。
我認為他對色彩的掌控是令人佩服的,
當初被吸引的原因也是因為那對顏色搭配的敏銳度,
讓自己無法自拔,
他的作品意象是更深一層的,
也許她的作品只是隨筆、也許代表著特殊的意義,
但只要讓看的人有了想法,
那麼那些作品在讀者的心中就佔有一席之地,
而她那些本能性的線條勾勒與塗鴉,
也更讓自己對她的才能著迷,
因為這表示,她就是活在這樣迷幻的世界裡呀,
是純粹的、毫無雜念的表達出腦袋裡的小世界。
也許我是被這樣充滿迷霧又美麗的畫面勾引去了,
如果能陷在這樣的世界裡,
一定很幸福吧。
畫畫的時候我常常只是下意識的塗鴉,選取我喜歡的物件作畫,
這種狀態我把他比喻為左手,不似右手代表一種習慣、被教育。
左手代表一種本能。
Michun / Solo Exhibition <Second Hand>
地點:捷運中山站四號出口直走,FAVVI@TUBE(南京西路1-3號)
時間:11/12~12/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