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人不露臉友情支持照(?),跟我出去總是會一直讓我抓來當MD。
金瓜石和九份的感覺完全不同。
個人認為金瓜石在氣氛和建築上,更有日式的風情味,
而且更符合悠閒步調的我們。
整個區域都有著紅磚、石路及各式各樣的日式建築,
因為不打算回民宿了,直接逛一整天,
所以就把行李寄放在服務台。
最先接觸到的是四連棟,進去看了個小短片就開始參觀。
老實說就連去過日本很多次的我,
也頂多在一些比較特別的景點才會看到日式建築,
而且上一次在日本看到的建築還是更古老的(要用柴火生火煮飯的廚房)。
四連棟的擺設和設計明顯是比較先進的,
不論是塌塌米、小書房或是浴室,都讓人覺得十分印象深刻,
也讓人有種不是處於台灣的感覺。
還記得底片版的照片嗎?
木製的小馬隨意地擺放在塌塌米上,
彷彿能看見當時小孩在那裏嬉戲的樣子。
光影的呈現一直是我喜歡金瓜石的重大原因之一,
金瓜石的建築和道路都被許多的樹叢包圍著,
只要太陽賞個臉,
就能看見許多美麗的畫面。
光影透過玻璃窗映照在木板地上,
我想在以前也許是糊紙窗吧?
不知道光線照進來的時候,是不是會更加柔和呢?
夏天免不了的就是冰淇淋,
離開四連棟強烈冷氣放送的空間後(冷氣真的很強),
馬上就感受到炎熱,
販賣處標牌上的地瓜冰淇淋立刻吸引我的目光。
金瓜石博物館的餐點算是有點小貴,
所以還是選擇了地瓜冰淇淋,
是和明治合作推出的,
咬下去香濃的地瓜甜味和沁涼感讓我們立刻大滿足!
夏天就是要冰淇淋呀~
然後我們去了太子賓館,
由於我們去的時候正在整修,
所以沒機會逛到內部,
只能簡簡單單的晃個一圈,
讚嘆他們的房子也住太好(欸)。
接著就是不停地走路、爬坡、走路。
金瓜石的路很喜歡用木頭、鐵道的方式呈現,
在太陽的照射下倒也散發出一點木頭香味,
讓人不禁感到放鬆。
毫不羞恥的蹲低照相,
應該很多路人都被我嚇到了吧。
接下來要介紹的是館內的幾項體驗,
包括礦坑體驗、金塊展覽、淘金沙體驗。
礦坑體驗有很多莫名其妙的人型(欸)。
還有預先錄好的介紹及爆炸聲(?)之類的,
整條路實在是非常的濕滑,
也並沒有想像中好走,
有幾個小坡實在很害怕自己會滑倒,
不過想想,
以前的礦工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哪,
難怪會有許多的職業病及環境災難,
賺錢不容易(嘆)。
順帶一提由於這些人型的表情和動作實在太逗趣了,
而且預錄聲音的工人有著濃厚的台語腔,
更是增添了笑點(欸),
所以能看見不少學生旅客爭相跟假人合照,
真是可愛。
這就是金塊。
下方有塊電子錶展示著目前值多少台幣,
有趣的是在看這塊金塊時,每個中年人都會發出讚嘆聲。
(年輕人倒是還好)
因為剛好博物館也在維修,
只有開放這塊金塊給人參觀了,
所以也沒什麼好介紹的,
就是好滑好好摸,
好想帶回家。
淘金體驗非常有趣(我覺得拉)。
畢竟我是個都市長大的小孩,
很少摸泥土,
所以這項體驗對我來說很新鮮,
解說員會一步一步的教導如何做,
然後提醒我們不會有金子只會有金砂(?),
教我們如何利用離心力把砂子耍出去,金砂留在裡面,
雖然我笨手笨腳的,但成果還算不錯吧,
小小的金砂罐帶回去作紀念,現在還好好的擺在桌上,
偶爾拿起來看看底部的金砂。
接著就是屬於博物館外的景點了,
分別是十三層遺址、黃金瀑布和排煙道、陰陽海。
上圖的欄網外圍是十三層遺址的所在地,
我們還一度以為可以進去,結果發現門有上鎖,
外頭的標示牌寫著內部土地還有重金屬物質,危害身體勿入。
不過一定有很多遊客還是直接爬進去吧我猜。
黃金瀑布和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,
畢竟我以為瀑布就是很大片,水流很壯觀(?),
底下的石頭被沖刷成了金褐色,
這裡一樣是有汙染物質的,
禁止靠近,
但我還是看到了一個人拿著腳架站在下面拍照,
只能說大家真是.........恩。
其實我們是搭著導覽巴士參觀的,
在沒參觀前我們也有先自己搭公車來了一次(所以我們去了兩次),
有解說導覽真的是差很多,
但自己去的話會有更多時間好好拍照,
不過話又說回來了,附近超級荒涼,
我跟朋友第一次去一度以為我們要沒車回去了(都沒有公車來),
所以還是建議乖乖搭導覽巴士,
能夠更了解這些建築的歷史和作用,
也更能詳細的逛到每一個景點。
(看著排煙道的時候我跟朋友都有種很想鑽進去看看的感覺(欸))
如果到金瓜石,不妨四處走走晃晃吧,
除了照片中的博物館,
其實我們還有經過附近的小學、住家,
由於民宿就在金瓜石人生活的地方,
那種特殊的居家感讓我印象非常深,
好像自己也是生活在那裏一樣,
早上能看見小朋友們上學、在操場打球,
聽見學校的鐘聲,
這一切都讓我對這趟旅行的回憶更加美好。
回到服務處拿東西後,
我們就搭火車回台北,
在火車上看了Adventure time,
還有觀察各式各樣的乘客睡姿(?)。
最後回台北車站一起吃了晚上,結束這次的旅行。